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湛蓝天空下,一对情侣各骑着骏马,踏着悠扬的旋律,由远而近,逐渐停驻,会心一笑,看着远方。这个浪漫情景正是这部电影的结尾。
通常从一部电影的结尾带来的感染力,可以证实这是否一部有价值的电影。人们离开漆黑的影院,或许会忘掉那些过份考究的情节,但是忘不掉电影带给他们的情感。
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纸婚约》正是这样一部会让你回味有余的电影,不负众望,获得了休斯顿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影片主要讲述了上海某大学中年副教授王枫为了卖房,不得不和无条件在上海购房但又想买房的女青年叶子假婚,在交易过渡中尴尬同住一套房子,叶子遭遇闺蜜背叛,男方毁婚,而王枫也同时遭遇一连串天灾人祸,两个思想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人,面对相互的挫折,逐渐相互理解而走到一起。
故事剧情看似老套,却在细节中熟练地传递着价值观和社会矛盾,让你娱乐的同时不忘思考。
在电影首演之前,清秀女主角与英俊制片人早已到场和观众亲切见面,自我介绍,一派谦虚的态度。看这场电影的观众应该是参展中国影片里,美国人最多一场,几乎满座,大多数都是提前买票前来观看,影片放映时,听到观众跟随剧情发出不断笑声,感叹,惋惜和惊讶的声音,可以感受观众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情绪。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反映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的电影了,能够看到这样一部存在主义风格的电影,犹如久旱逢甘雨。
从最早的知识分子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早春二月》到《第二次握手》《人到中年》,《芙蓉镇》,《围城》,细数那些优秀的反映知识分子生活与命运的电影,经典到从未被遗忘。但是自从信息时代开启,知识分子电影似乎消失无踪了。
现代电影商业化严重,为了票房,不管打什么类型的电影牌,都忘不了去讨好观众,制造娱乐,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倒是成了次要。
知识分子电影在翻天覆地社会改革中,挤在夹缝,艰难地生存,正如电影故事的教授在无法预知的荒谬生活里挣扎着,试图在商业社会里保存那最后的底线。
无论是化身为纯粹的哲人魂灵,还是逃避到大草原的温柔乡,教授始终要穷于应付现实生活(离婚,房子,职称),乌托邦理想最终要同现实和解。
电影风格让人想起伍迪艾伦,知识分子的自嘲戏谑,看似轻松却让你感到说不出的压抑,或许这是知识分子生活的本质,他人即地狱。相对西方的知识分子电影,中国电影的表达更为含蓄,多了一份挥不去的亲情与温暖。
电影的基调雅致而温馨,没有哗众取宠的表达,即使危机时刻也是从容不迫,缓缓道来,整体气氛透着成熟的中国式优雅。
电影男主人公张辉兼编剧,导演,主演为一身,使电影的主题---知识分子的困惑,能够得到充分而不做作的演绎。不得不赞的是女配角教导主任的角色塑造相当成功,让人瞬间想起《芙蓉镇》里难忘的李国香主任。清高知识分子在复杂的女主任眼皮下工作,要如何练好猫与鼠的游戏。
电影获评委团特别奖,看到反映现实生活的中国电影更受老练的评委们欢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生活,也是千万个知识分子生活的缩影,无论生活如何荒谬,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执着,不会改变,这些追求真理的美好理念,像远处的星火,点亮着前行者的心田。
电影将定于明年二月份在中国上映,期待受到关注。
本图文由作者 苏菲儿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