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海洋国家”大竞争时代来临 东南亚不甘做输家

作者 来源:环球网
发布 2017-11-15 09:41:44
浏览 1855

新闻配图

     《日本经济新闻》11月14日报道称,在世界海上贸易扩大的背景下,东南亚各国为抓住这个机会,在加强港口设施方面正展开激烈竞争。世界的海上贸易突破了100亿吨,其中约60%经由亚洲。

     亚洲海上贸易的赢家与输家

     不过,亚洲海上贸易的大部分在欧洲与属于亚洲经济大国的中国和日本之间进行。东南亚各国的港口都只是被“路过”而并未明显受益于贸易的扩大。

     尤其是作为世界最大岛屿国家的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分别拥有1万7000和7500座岛屿,作为港口国家,具备较高的潜力,但实际情况是,“(港口等)没有被最大限度利用”(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

     一组数据一目了然。在世界海运理事会(WSC)发布的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前十名中,中国的港口占6个(算上香港则达到7个),而东南亚只有居第2位的新加坡港上榜。在印度尼西亚居首的雅加达市丹戎不碌港排在第27位,菲律宾最大港口马尼拉港为第35位,被排名靠前的港口远远甩在身后。

     比较世界160个国家物流效率性的世界银行的“2016物流绩效指标”也可以看出类似的趋势。在亚洲,新加坡居世界第5位,香港居第9位,日本12位,中国大陆27位,但从除新加坡之外的东南亚各国来看,马来西亚仅排在第32位,泰国为45位。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排名更为靠后,分别排在第63和第71位。

     英国汇丰银行(HSBC)6月发布的报告书指出,“东南亚各国的大部分在过去10年里,重视对电力和通信的投资,忽视对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果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国家”。其中,对菲律宾作出的评价是,“由于过去20年不充分的投资和官僚制度的弊端,目前基础设施的状态在东盟5个主要国家中最糟”。

     完善包括港口在内的运输基础设施,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来说不可或缺,但这需要巨额投资。亚洲开发银行预测称,要完全实现东南亚各国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需要3.1万亿美元的资金。

     “海洋国家”大竞争时代来了?

     新加坡已经宣布了在该国西南部的大士(Tuas)地区新建巨大港口设施的计划。马来西亚也计划在本国最大的巴生港,大幅扩大货物吞吐能力。自然,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不甘落后。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2014年的就任演讲中宣布“我们将在大海上取得压倒性胜利”。提出了争取成为世界重要海洋国家的方针。

     印度尼西亚政府为了实现竞选纲领,计划在举行下一次国政选举的2019年之前,向公路、发电站、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逾4000亿美元。政府寻求以各种形式吸引海外投资,包括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合资业务、本国公共部门和外资企业的公私合营方式等。

     同时,菲律宾的总统杜特尔特也计划向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40亿美元。菲律宾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显示出期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

声明:飞龙自创版权归飞龙传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除飞龙传媒官方自创文章外,飞龙传媒转载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飞龙传媒立场。飞龙传媒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和版权、著作权。如果在飞龙传媒网或者微信平台上发布或转发的文章或图片有任何侵权行为,请在平台发消息给我们,或者邮件联系(email:fdmedia@fdmedia.us)我们,我们会尽快为你删除或作出道歉声明!

恒丰银行 广告
SKW 广告
光华建材 广告
穆迪花园Moody 广告
元臣律师事务所 广告
印心堂蕭老師 广告
慧慈按摩&美容学校 广告
安稳保险 广告
中美文化联盟 广告
君临阁 广告
SKW 广告
凯旋地产 广告
第一德州贷款 广告
ALOAN 广告
完整修车厂 广告
Greenhouse 广告
美福药局 广告
专业保险王亚真 广告
北极星保险理财North 广告
商业地产税务减免法律咨询 广告
名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