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美南日报记者曾以“中国菌物健康应用标准创建第一人”为标题,采访国内一位年轻中医师,他叫陈增华。2017年9月16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齐聚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发布的“菌物医药应用标准推广工程”启动仪式上,中国卫生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多家中医药大学等领导以及三位“国医大师”和一位院士集体发声,支持和肯定他开创的“菌物医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认为菌物医学引领了中医创新之路,是未来中医发展方向之一。
本报记者通过密切关注和持续采访获取系统的第一手数据,希望可以通过介绍菌物医学,让世界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思考中国中医药文化崛起之命题。
千菌方用菌物医学塑造菌物产业
陈增华:
菌物医学理论体系创建者
千菌方创始人
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中心“菌物医药应用标准推广工程”主任
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菌物健康应用标准制定第一人,中国中央电视台《探秘千菌方》
大型纪录片总策划,科学出版社《千菌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菌类本草与临床应用》两部菌物界划时代著作主编之一,立志毕生奉献于菌物事业的蕈菌文化学者。
陈增华创始的千菌方,以开创、完善、临床、应用、推广菌物医学体系为己任,朝着为有需求的人们提供菌物医学健康解决方案的目标,围绕标准、技术、工艺、服务,打造菌物健康应用领域全产业链平台。
菌物医学自概念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中国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菌物医学建立在千菌方多年来的菌物临床实践基础上,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以菌物在自然界的地位、表现和参与物质、信息、能量循环的规律,研究菌物及其活性成分与人类及其疾病的关系。即以菌物为主要载体,以中西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参考,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实践中菌物如何参与健康与疾病转化过程的规律及其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过程中的作用,并融合健康管理理念和方法的综合性医学。
菌物医学代表着中国中医药创新的一面,已拥有79项标准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以及国内外多家权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支持,正昂首阔步的走向更高、更远、更强!
国医大师点赞菌物医学
中国从2009年开始,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至今仅有三届,每届只有30人,是从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人员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时还要品德高尚,获得社会广泛赞誉;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在全国及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55年以上,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等条件;均为我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名家。
2013年获评国医大师的张大宁先生如此评价:“ 菌物医学既是一门前沿的学科,更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菌物医学走进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年9月16日,"菌物医药应用标准推广工程"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报告厅隆重召开,该工程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创立,由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学研究院承接。大会邀请多位国医大师、院士、协会、医院、大学、研究机构等众多医学领域专家参与,共同开启菌物医学全面推广,同时,工程承接机构千菌方成立国医大师和专家工作站,为菌物医学的传承与推广、菌物医药临床与健康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助力,进一步拓展菌物医学在人们健康的应用范畴。"菌物医学"也成为首个进入体系规划、应用标准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
国医大师金世元、国医大师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曹荣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边振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顾国新、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龙会、菌物学家卯晓岚、中国武警医学院原院长雷志勇将军、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黄晖、"菌物医药应用标准推广工程"主任陈增华共同完成启动仪式。
与会专家集体合影留念,左起第一排雷志勇、张大宁、金世元、曹荣桂、顾国新、边振甲、房书亭、卯晓岚、王彦峰、郑守曾,后排还有郭渝成、朱志南、黄晖、李定刚、王萍、马方、吴 勇、郭丽珠、李定刚、陈若芸、吴明营、张刚、王静、曾芸、韩东升、谢金荣、冯春荣等专家学者。
千菌方助力中国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
随着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宏伟战略的提出,2017中医药国际交流会在京召开。各路外宾使节纷纷参与到本次会议当中。千菌方也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嘉宾,获邀参会,并在现场做了重要推广。
参与菌物医药推广会议的外国使节有:
加蓬共和国驻华使馆一等参赞 奥伊纳莫诺·费郎西斯;文化参赞班布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参赞 爱德华·莫拉
亚美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阿若姆·卡若米扬博士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 达姆多罗夫·卡龙
希腊驻华使馆经济商务公使 善德思·恩马努尔
喀麦隆驻华使馆项目负责人 保加 马蒂
菌物医学正式进入“科班教育时代”
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中国中医药院校中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的高校。在2008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评价中获得优秀,居中医药行业第一。
鉴于陈增华先生开创的菌物医学体系对中医药创新的重大意义,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杨明教授(上图左一)与陈增华先生进行多次沟通,磋商开展相关科研合作。2017年9月28日,双方决定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设立“菌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由陈增华担任该中心主任,带领博士团队开展菌物医药方面的科研工作,并特聘陈增华先生为菌物医学学科教授,在学校开展菌物医学授课工作。
菌物医药正式进入“标准化时代”
中国中药协会是中国中药领域的行业协会,成立于2000年7月。其直属“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主要任务是将菌物药在中药中单独列支,使之和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并列,成为中药的支柱组成部分。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常务副局长房书亭如此评价菌物医学:“实际上这个中医药用菌物那是有历史的,有年头的。陈增华他们这个企业搞这个标准,本身也是一个大好大好的事,抓住几个重点的菌物药研究,那就很可能在科学界有一个突破,甚至有可能第二个诺贝尔奖就在这里面出现。”
注:以上节选自房书亭会长发言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