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注意!世卫将首次把电玩成瘾列为精神疾病

作者 新闻来源:中新社,版权归原作者
发布 2017-12-27 20:21:34
浏览 1814

      中新网12月27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27日报道,许多人手机不离手,尤其喜欢玩网上电子游戏,但也有不少人因此不能自拔导致沉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于明年发表的最新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中,将“电玩失调”(Gaming disorder)纳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首次将电玩成瘾行为正式列为精神疾病。

  据悉,若玩家连续打游戏12小时,便可能患上电玩失调,但需持续观察逾一年以上才能确诊。

12月12日下午,兰州警方在榆中县和平镇一空地公开销毁2000余台涉赌电子游戏机。据悉,这些游戏机均来自兰州市涉赌电子游艺场所。崔琳 摄资料图:电子游戏机。崔琳 摄

  根据新版编码草案的描述,电玩失调是指持续或反复的电玩行为模式。它的三大主要症状包括控制电玩行为的能力受损,患者愈来愈不能控制玩游戏的次数、频率、强度、持续时间或结束时间;电玩的优先程度日渐增加,甚至取代其他日常生活的事情,以及即使在负面后果发生时,患者仍会持续玩游戏。

  持续一年界定有病

  草案指出,这类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构成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和职业等各方面重大损害。

  WHO认为,这类行为须持续至少一年,才能被界定为精神疾病,但若病征非常严重或已出现所有症状,确诊所需的持续时间将可缩短。专家认为,偶尔的长时间打机不足以构成精神疾病,许多人均会在假期或空闲时放纵一下,但若行为持续太久,则明显是不受控的行为。

  4条问题自我检测

  专家表示,一般人可以通过4条问题,知道自己是否受电玩失调影响,包括“你曾否觉得应减少玩电子游戏”、“曾否因被人批评打电玩而感到烦躁不安”、“曾否对打电玩感到罪恶感和心情变差”,以及“电玩是否你起床后第一件想起的事”。

  专家还指出,若自认为无不良电玩行为,可尝试减少打电玩,以测试电玩对其生活的控制程度。

  ICD是一项国际定义健康问题和疾病的标准,全球健康专家均会参考标准。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发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目前仍未确认电玩上瘾是精神健康问题,不过在手册的附录部分提过电玩失调。APA曾表示希望以此鼓励相关研究,以确认有关问题应否被正式列为疾病。

  美国8.5%少年病态沉迷

  根据2009年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约8.5%的8岁至18岁美国青少年存在病态电玩行为。

  日内瓦大学教授巴韦利埃则认为打电玩也有好处,指出适度电玩游戏是安全的减压方式,并能加强手眼协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建立友谊等,关键在于时间长短。

新闻来源:中新社,版权归原作者

声明:飞龙自创版权归飞龙传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除飞龙传媒官方自创文章外,飞龙传媒转载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飞龙传媒立场。飞龙传媒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和版权、著作权。如果在飞龙传媒网或者微信平台上发布或转发的文章或图片有任何侵权行为,请在平台发消息给我们,或者邮件联系(email:fdmedia@fdmedia.us)我们,我们会尽快为你删除或作出道歉声明!

恒丰银行 广告
SKW 广告
光华建材 广告
穆迪花园Moody 广告
元臣律师事务所 广告
印心堂蕭老師 广告
慧慈按摩&美容学校 广告
安稳保险 广告
中美文化联盟 广告
君临阁 广告
SKW 广告
凯旋地产 广告
第一德州贷款 广告
ALOAN 广告
完整修车厂 广告
Greenhouse 广告
美福药局 广告
专业保险王亚真 广告
北极星保险理财North 广告
商业地产税务减免法律咨询 广告
名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