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几乎没有高楼大厦,老百姓的住房不会高于六层,这一点和苏州有点儿像,也大约和他们吴越春秋的共历有关。
深入地走在绍兴的街上,听到的口音、看到的风景、感受到的深厚历史文化、体会到的古诗古画的意境,都是少有的古城的样子。
然而若干年来,人们对她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鲁迅、孔乙己、茴香豆、黄酒,并不是有太多人知道,绍兴,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
颜值高,节奏慢。小城绍兴,我来了。
行程规划
第一天:
安昌古镇
绍兴历史老街区10个小景点
第二天:
东方山水乐园
棠棣村
香林村
十里荷塘
第三天:
诸暨米果果小镇
诸暨香榧森林公园
附:
绍兴美食推荐
绍兴酒店推荐
安昌古镇
“绍兴之美,就在于景如诗画”,小桥流水,乌篷如梭;“绍兴之美,就在于景含文化”,酒香四溢,翰墨飘香。饱览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别致神韵,尽在安昌古镇。
地理位置
安昌古镇是绍兴6个县区内所有的古镇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个古镇,距今已有500年历史,古镇内有一条狭长而悠远的长河,连接着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乃是从北京通往钱塘江,从钱塘江到宁波一段就流经安昌古镇,所以说如果想从安昌古镇坐着独具绍兴特色的乌篷船去到北京和杭州,也不是不可以的。
由于交通非常便利,又因为它位于绍兴萧山中间的位置,所以安昌古镇地理位置可以说是绝佳,各种商品的贸易往来也就比较频繁。话说柯桥区有着中国最大的轻纺布艺交易市场,东南亚地区的布料交易都是在绍兴流通,而这其中最古老的交易市场就是在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的特产
绍兴的特产非常的少,除了黄酒、香榧和茴香豆,再也想不出个啥了,而安昌古镇内却有着绍兴市区里不太常见的各类特产,所以到绍兴旅游,如果想要看绍兴的特产,到安昌古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绍兴的酱油
一进到安昌古镇,首先看到的就是绍兴著名的老字号,仁昌酱油厂。绍兴人喜欢吃酱油,所以几乎每道菜都要放酱油。西红柿炒鸡蛋要放酱油,醋溜土豆丝要放酱油,总之,酱油这个东西在绍兴是非常重要的调料品。只是世易时移,如今的仁昌酱油比黄酒的价格都高了。
绍兴菜
这不免让我想起了在绍兴吃的第一顿饭,可以说是“又咸又臭”,这也是绍兴菜的特点。
绍兴人喜欢吃咸吃臭的历史,跟越王勾践是有关系的。话说当年越国打不过吴国,战败之后,越王勾践被俘虏,在吴王夫差手下做了三年的人质,为工为奴生活清苦。
有一次,吴王生病了,也不知从哪里请来个二把刀的赤脚医生,说,需要有一个人品尝吴王的粪便才可以治疗吴王的病,于是勾践就去尝了吴王的粪便,从此就得了口臭。
而越国的老百姓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吃点臭的东西才可以表达对越王的拥戴和安慰,从此2000多年,老百姓吃咸吃臭的习惯就流传了下来。
腊肠和腌制品
绍兴人喜欢吃腌制品,比如苋菜梗,比如梅干菜,比如臭豆腐,腌制、发酵、油炸,是绍兴菜最常用的烹制手法。安昌古镇的腊肠和各种腊肉都不错,可以买来尝尝。
古镇古迹
安昌古镇的布局以河道为骨架,传统居住区被河道分隔,中有石桥相连。安昌古镇里面有很多的桥,每一座桥都有它的历史,也有它的故事,每一座桥都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桥边有路,约有2000米长,路边是老百姓的住宅。
如今绍兴为了打造“第二个乌镇”的古镇概念,把这些老宅子都改成了饭店,商铺和客栈。但个人觉得由于安昌古镇没有那么大的名气,所以这里的建筑、桥梁、道路、街市风光、民风民情,还都是比较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不像乌镇那么商业化,很适合爱好小众景点的人摄影和浏览。
也正因为这里小众,没有那么多游客和嘈杂的声音,所以有很多摄制组录制节目就会来到这里,也有很多名人和明星来到这里。
古镇特色风光
这里有老爷爷在路边上卖手工扯的麦芽糖,是一个“网红打卡糖”;这里有一个“西施馆”,里面的西施像的样子是根据绍兴籍的明星江一燕的样子打造的,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鹅蛋脸,这是标准的绍兴美女的形象;这里有很多历史悠久的石雕馆,有第一家中国银行的前身,有绍兴最大的钱庄,可以说安昌古镇是绍兴历史的一个缩影。
绍兴师爷
安昌古镇很值得一看的还有师爷馆,绍兴师爷的发源地就是安昌古镇。师爷就是谋士的代称,其中最著名的形象就是少年包青天里的公孙策。
明代时期的绍兴出了很多读书人,文风炽盛,那个时候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所以当时的绍兴有很多的读书男子都会进京赶考。而其中有一些天资聪颖却不幸名落孙山的人,回来找工作最多的工种就是师爷了。
绍兴有个著名的师爷代表人物,徐文长,绍兴青铜画派的创始人,也是绍兴师爷之祖。
三乌文化
在安昌古镇还可以体验到绍兴的“三乌文化”,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
乌干菜可以说是绍兴的每一个饭馆里必有的菜,梅干菜扣肉,也是绍兴菜又臭又咸的代表,但是味道非常地好,很具有代表性,很典型,很经典。
乌毡帽是一种绍兴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纯羊毛制作的,样子很丑的一种帽子。在明代末期的时候,它是绍兴劳动人民的标志性装备,而那个帽子上的帽沿也是为了方便装一些口袋里不好装的东西,比如香烟和零钱,而设计的,它凝结了古老绍兴劳动人民的智慧,那时候如果有人带着这样的帽子走到路上,那么他一定就是正宗的绍兴人。
乌篷船,是绍兴的特色小船,外形简简单单,样子普普通通,每个地方都可以模仿得来,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当船夫划起乌篷船的时候,就知道,船老大的划船技巧是永远都模仿不了的。绍兴的乌篷船划起来是很讲求技术的,两只脚共踩着船桨,在水域宽阔的地方会手脚并用,快速的让船只前行通过。
这种船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上手是非常难的,所以这门技术很难学,而安昌古镇里面的船老大基本也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已经不太喜欢学习这门手艺,太累太辛苦。所以有人说也许再过10年20年,乌篷船的技术将会失传,想想还蛮可惜的。
总结
绍兴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安昌古镇可以说是绍兴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悠远的历史、美丽的传说、鲁迅笔下那些著名的形象,在这个没太有名气的古镇里都可一一感受。
安昌古镇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华北路。
景点级别:AAA级。
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
门票:免费。景区内收费景点通票50元。
老城10景研学游
绍兴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这个小城却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的黄酒的发源地,绍兴人管喝酒不叫“喝酒”,而是叫“吃酒”,拿酒杯也是有很多的“规矩”和“讲究”的。
“吃酒”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黄酒博物馆
这里是王阳明先生曾经讲学的地方,虽然很有着浓浓的“学究气”,但这里时常举办的一些新颖的活动,比如酒坛彩绘,却深受小学生的喜欢。
越王桥
之所以叫越王桥,是因为桥下这一条河,是绍兴的老城河,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建都城时所修的一条护城河。据说沿着这条河一直往西走,有一座城门,势绍兴城以前最大的城门。这条河附近的城市模样,算是绍兴维护得比较原汁原味的绍兴水乡的风貌。
绍兴市著名的水乡、桥乡,这里的水非常多,除了这条护城河以外,绍兴城里面大大小小的河道曲折婉转、相连相通,共有14条。当我们乘坐着绍兴最独特的“水上的士”乌篷船徜徉在这些狭长的河道中时,两岸光景速速闪躲而去,脑海中深深地感受到的,是绍兴那独到而又独特的“越文化”。
走在绍兴的街上,会发现绍兴城市的整体色调呈现“乌色”,这是一种越文化。“乌”字的由来,很大的一部分来因是缘自大禹治水时期的于越民族所崇尚的一种图腾“乌鸦”。
绍兴的桥多,那桥下穿梭的乌篷船,也可以参出“越文化”的影子。
乌篷船的船老大划桨时也是手脚并用的,小桨是用来控制方向,这就好比我们人生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再用大桨去予以动力,加速完成这个目标。
如果船太高,就会碰到桥身,所以绍兴的乌篷船虽然是一种顶子矮矮的船,但也是一种“有底线”的船,如果超出这个底线,那就“危险”了。
西小路
这一带是绍兴老城保存比较完好的、几乎没有受到商业“污染”的历史街区,有着非常多的历史名人的故居和历史古迹,北宋时期的西山书苑就在此处,是王阳明、范仲淹、朱熹等著名的历史人物讲学过的地方。
济公桥
这一条桥已经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据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考证,这桥建于后晋时期,公元936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桥上拍下去,两侧的民居静立于水面之上,水色碧绿,如玉投池。
西小路往东向的这一面水域是比较宽敞的,便于停船和观景,这里还有一座鲤鱼桥,取“鲤鱼跃龙门”之意,“风水”极好,所以古时候这附近所居住的达官贵人非常多,是一处很“尊贵”的地方,所以这牌子上的天官府第,也便是这个意思了。
一个有意思的小传说
我们常说的“走后门”一词,就是源于绍兴的房屋建筑特色,因为绍兴是个水乡,以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而行船归家的时候往往就是把船停靠在后门的位置,走后门进入宅院,再后来,这个“后门”里除了自家人行走,也会有形 形 色 色 、各种各样的人往来,所以久而久之也就有“走后门”的言外之意了。
这附近有一座光相桥,是根据原先的一座建筑光相寺而命名,王阳明先生便是从小便沉浸在佛教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的,这些氛围对他后来的“思想”成型、演变,都是有着基础作用的。
吕府
这是一栋明代建筑,以木为主,以砖为辅,砖木结构的房屋,是明朝时期礼部尚书吕夲的府邸,占地有48亩那么多,据说那时有13个厅堂都是他的门生,现在只开放了吕府当年最大的一个厅堂叫做永恩堂,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厅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1472年出生在浙江余姚,余姚这个地方在那个时候是绍兴的“乡下”,在他10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考中了状元,于是决定搬到“大城市”里去“发展”,于是就到了绍兴。
王阳明原名王云,自小便心思不同于一般常人。
小的时候老师问王阳明,读书要做什么,他说:当然是要和自己的父亲一样读书。
王阳明在21岁的时候考中了举人,但他并不认为科举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云游四方、读万卷书、做圣贤人、效忠国家,才是一生所求之志。
“读书就要为圣贤”这一条主线伴随他的一生。
25岁那年,王阳明再考,并没有中状元,他的父亲劝他说:别泄气,这次不中,继续努力,下次就中了。而王阳明说:人们以考不中状元为耻辱,而我却以“因为考不中状元而懊恼”这件事为耻辱。
30岁那年,王阳明在会稽山的洞里修道,字号“阳明”后人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
35岁那年,他又回到“阳明洞”,并在这里收下了它的第一批学生。
王阳明是非常“全能”的一个人才。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心学”,在东南亚地区,受到非常狂热的追捧;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生讲学的内容被他的门生记录下来,总结为上中下三卷《传习录》。
学生问他:老师,这花朵乃是自开自落,跟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亮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的“心学”大抵如此。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到的,这些东西全部来自于你的内心。
明代文学家张岱评他说: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当代作家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星辰……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晚年时期的王阳明助皇帝平定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生做圣贤,为国付此生,在平乱归家的途中,王阳明病逝在一只小船里。
临终之前,学生问他有什么遗言,他只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也成了无数后人的座右铭。
王阳明故居地址:浙江绍兴西小河历史街区。
门票:免费。
书圣故里历史街区
绍兴市区的内环共有8个历史街区,明清古城风貌保护较为完好。绍兴的老房子,统称为“台门建筑”,建筑风格带有徽派建筑特色和北京老城四合院的特点,但又有两点不同于前者。
台门建筑都是白墙黑瓦,这是因为在明朝时期,绍兴师爷们为了表示为官清廉,就从“门面”上下功夫,把自己的房子刷成“黑白分明”的颜色,告诉大家:我为官就如同我的房子一样清清楚楚。
此外,台门建筑都是建在同一个中轴线上面的,不像四合院那样是“一圈建筑”。
台门是具有一定规模、封闭而独立的院落,家家户户都以主人的姓氏命名,比如“张家台门”、“李家台门”。
行走在书圣故里这个历史街区,路边就可以看到“台门”这种古老的绍兴建筑。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是绍兴著名人物,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