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显然,《毛泽东诗赋人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解释在尽力做到情境还原。而做到这一点,须破除先见,破除误把“战锦”与林彪反对毛泽东而罗荣桓拥护毛泽东联系起来的先见,找回忽略掉的两个前提条件:该诗的写作时间;该诗的主题。该诗写于1963年,此时林彪受毛泽东的器重和厚爱,在悼念战友时去数罪林彪,喧宾夺主。
毛泽东与林彪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孙东升,原题:诗史互证: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有益尝试――简评《毛泽东诗赋人生》的解读视角
诗史互证,是中国文史研究的一个传统。以诗证史,可使历史生动丰满、文采飞扬;以史证诗,同样可增加诗歌的历史厚重感。研究毛泽东诗词,如能深入毛泽东诗词生成的环境,依据诗词内容探究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同时又借助中国革命史的发展脉络来解读毛泽东诗词,便会另开一番新天地。胡为雄的新著《毛泽东诗赋人生》,便作了这样的尝试,其解读毛泽东诗词的独特视角正在于以史解诗,由诗探史。有鉴于此,该书对毛泽东大部分诗词作品作了一些很见功底的研究,有些结论颇让人耳目一新。
以对《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尤其是“颜齐王各命前”句的理解为例。
毛泽东为诗长于用典,“颜齐王各命前”就是以古论今的好例子。问题是,其意是否比喻蒋介石和柳亚子都要求对方听从自己的主张呢?作者认为,只要对毛泽东用典的出处《战国策·齐策四》作些研究,便可知该文的重点在于揭示“王”与“士”孰贵孰不贵,以及慕势与趋士的关系,并借颜之口阐述“与使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观点。再借助中国革命史来解读诗词,把“颜齐王”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看:1927年以后,虽说蒋介石走上了屠杀共产党人的道路,但柳亚子是一个民主人士,不可能提出解决当时中国问题的“革命主张”,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可能提出。因此,“颜齐王各命前”句很难与蒋、柳之间谁听谁的主张攀扯得上。况且,柳亚子在“四一二政变”之后遭蒋介石通缉被迫逃往日本,回国后一直从事反蒋活动并试图另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蒋介石之间不是什么“王”与“士”的关系。
《毛泽东诗赋人生》进而从毛泽东与柳亚子在建国前后的交往来印证颜、齐王到底何所喻:柳亚子1949年3月写《感事呈毛主席》一诗后,毛泽东即于4月底以《和柳亚子先生》一诗相答,并于5月1日携女儿到柳亚子所住的颐和园益寿堂拜访,谈诗,游园,泛舟湖上。1950年国庆节期间,又与柳亚子在怀仁堂共同观赏精彩文艺演出,吟诗唱和。可见,诗人在和词中借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历史上的执政者无法处理好与属下士大夫阶层的关系,造成“多年矛盾廓无边”的现象。接着的“而今一扫纪新元”句则表明,诗人认为自己能够并善于处理与诸如柳亚子这样的文士骚人的关系,会开创一个尊重人才的新时代。这样的解读,大相异于以往的解释,是否别有洞天呢?
再以对《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解读为例。对《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研究者的最大分歧在于对“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句的理解。《毛泽东诗赋人生》作者认为,该句中的“锦”字之解至关重要。国内学界把“战锦”理解为1948年攻打锦州的战役,说罗荣桓对“战锦”是主张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的,但林彪一再反对,所以毛泽东在诗中特意提及。作者不赞同此说,认为只能把“战锦”理解为毛泽东喻指用枪杆子打下的锦绣江山,除此以外别无他解。陈毅《赣南游击词》中有“他年战场获锦归”句,古时用锦类织物奖赏沙场有功将士,有大功者朝廷还赐给锦衣、锦带等,加官封侯。因此,将“战锦”理解为“攻打锦州”,导致误解全诗。根据历史事实,林彪作为辽沈战场前线的最高指挥官,中央军委与前线指挥官在军事决策上出现差异或发生反复属正常现象,毛泽东决不会在1963年写诗吊罗荣桓时又“特意提及”。从诗的格律看,如果把“战锦”理解为靠武装斗争得来的锦绣江山,则完全与“长征”对仗,并且还是胜对。
显然,《毛泽东诗赋人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解释在尽力做到情境还原。而做到这一点,须破除先见,破除误把“战锦”与林彪反对毛泽东而罗荣桓拥护毛泽东联系起来的先见,找回忽略掉的两个前提条件:该诗的写作时间;该诗的主题。该诗写于1963年,此时林彪受毛泽东的器重和厚爱,在悼念战友时去数罪林彪,喧宾夺主。20世纪60年代以来,毛泽东已形成一种“反修”的政治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构成毛泽东赋诗填词时思想乐章的主旋律。由于哀悼罗荣桓与“反修”的忧患政治意识杂糅一体,该诗便凸显了一种别出一格的沉郁哀伤格调,罗荣桓的“不幸离人世”,自然使毛泽东产生一种“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怅失感。
除借助历史事实理解毛泽东诗词外,该书还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来探究毛泽东诗词的真意。比如,对《水调歌头·游泳》的解释,作者认为,解读这首词的关键在“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句。诗人的原意是,在西江巫峡处建立一座“石壁”后,势必截断巫山云雨,因为巨大石壁的高耸改变了巫山的物候和生态。在三峡峡区,由于山高峡深,日照时间短,山谷中湿气蒸郁不散,易成云致雨。“截断巫山云雨”为诗人的夸张之笔:“石壁”高耸,巫山的流云行雨也为之阻隔了。石壁阻隔,改变了巫山的物候,按说神女该“有恙”了,但诗人却说“神女应无恙”。在诗人笔下,神女安然自在,更会惊叹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一部毛泽东诗词,展示的是毛泽东探求社会人生哲理的心路历程。它不仅是毛泽东诗词艺术发展的原始记录,也是一部记载半个多世纪中国革命历程的瑰丽史诗,是毛泽东思想不断升华的一个历史侧面的映照。《毛泽东诗赋人生》的作者立足于这样的观点,始终把毛泽东诗词研究视为整个毛泽东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笔者看来,这是研究毛泽东诗词应当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编排颇具特色。尤其是《毛泽东诗词之生成与解读》一章,有诗、有注、有手迹、有“诗境与创作”,而“意会”一段文字精彩迭出,颇见作者功底。当然,书中把有些流传为毛泽东的诗也收集进来,尚存争议,倒亦可作为参考。〔作者孙东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北京100017〕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