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类人最容易运动猝死 这些运动安全知识要知道

作者 来源:健康时报
发布 2017-06-20 12:50:56
浏览 1660

     指导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浦钧宗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体能训练教研室讲师汪黎明

     让人最为疑惑的是一个“热爱运动、体能充沛”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命丧与运动?运动本身应该给人带来健康,但为什么会给热爱它的人带来伤害?据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体能训练教研室讲师汪黎明介绍:运动性猝死,它是一种运动性病症,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症状,并发生非创伤性死亡。运动性猝死并非简单的运动过量,而是在运动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对呼吸、心跳和神志三项生命体征的损害。

7类人最容易运动猝死这些运动安全知识要知道(供图/视觉中国)

     大多数运动性猝死与心血管

     绝大多数运动性猝死与心血管相关,年龄35~40岁的人发生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年龄小于35岁的年轻人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是肥厚型心肌病和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其他依次为中度左心室肥厚、心肌炎、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扩张型心肌病、离子通道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等。

     一般的健身者,平时从事的健身运动对抗性不强,危险性也小,但不能说普通健身运动就绝对安全无忧了,还是应该注意避免一些可导致心脏意外的诱发因素,如感冒、发烧或者饭后立即运动等。

     运动猝死者是否存在某些先期隐匿的症状呢?浦教授说,长期疲劳、头晕、胸痛、气短、心悸,这些症状往往是心脏性疾病的早期信号,而不能仅仅认为是亚健康状态。另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运动中猝死的原因之一。

     运动猝死可预防

     运动猝死并非不可预防,首先是全面的体质检查。浦教授说,许多人虽然看上去很健康,没有任何患病的征兆,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尤其是在参加竞技运动以前,必须要对自身的体质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看是否适合参加这种运动。如果平时缺乏锻炼,突然间剧烈运动甚至是超负荷运动,非但不能起到任何健身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体质的提高也不能急功近利。

     七类人群参加体育锻炼要注意

     心脏病人;

     感冒的人感冒病毒会引起心肌炎,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而猝死。感冒后1~3周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浮肿或晕厥及时就诊,感冒未愈不宜运动;

     高血压或心律不齐的人,超负荷运动容易导致血压急升和心律失常;

     糖尿病警惕大负荷运动诱发低血糖,糖尿病人也常合并心脏病;

     肥胖者部分伴有代谢障碍;

     未经系统训练和平时体质较差的人群,过大运动量加重心脏负担;

     儿童和年纪过大的老人。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

声明:飞龙自创版权归飞龙传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除飞龙传媒官方自创文章外,飞龙传媒转载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不代表飞龙传媒立场。飞龙传媒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和版权、著作权。如果在飞龙传媒网或者微信平台上发布或转发的文章或图片有任何侵权行为,请在平台发消息给我们,或者邮件联系(email:fdmedia@fdmedia.us)我们,我们会尽快为你删除或作出道歉声明!

恒丰银行 广告
SKW 广告
光华建材 广告
穆迪花园Moody 广告
元臣律师事务所 广告
印心堂蕭老師 广告
慧慈按摩&美容学校 广告
安稳保险 广告
中美文化联盟 广告
君临阁 广告
SKW 广告
凯旋地产 广告
第一德州贷款 广告
ALOAN 广告
完整修车厂 广告
Greenhouse 广告
美福药局 广告
专业保险王亚真 广告
北极星保险理财North 广告
商业地产税务减免法律咨询 广告
名姿 广告